7X24小时投诉热线:010-87731048
 
  维权投诉公益性网站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新闻聚焦法律援助曝光台
afd1 <--!img border="0" src="new/editer/UploadFile/" width="992" height="111"-->
用户登录
  企业 个人 用户名: 密码: 会员注册 315投诉论坛
 
  今日头条>学历争议案诉讼 凸显教育发展瓶颈  
学历争议案诉讼 凸显教育发展瓶颈
发表于2015-5-26 [转发给好友] [我要评论] 来源: 点击次数:86544
中国职业教育制度期待探索。由于无法通过法定信息公开途径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设定的关于教授应聘条件的合法依据,我国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教育部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开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2015年5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件,代理律师为北京市嘉安律师事务所韦强律师。
    基本事实情况
    据韦强律师介绍,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1978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政治成绩均列福建省第一,总分比本科第一批录取线高20多分,按高考正常录取程序能被大学录取,但由于福建省委党校在当年高考生中浑水摸鱼招生,采取欺骗蒙蔽的方法抢在高校录取前非法招收陈世清先生,致使陈世清先生无法按国民教育系列的渠道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福建省委党校在当年高考生中非法招生,陈世清先生目前正在走司法程序)。尽管如此,陈世清先生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搞研究,取得大大超过博士和北大清华现有教授水平的学术成果(可在网上查到)。
    近年陈世清先生在拟申请博士学位与应聘北大清华教授时,被北大清华有关部门告知,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必须有硕士学位5年以上且获得国家级奖项;应聘北大清华教授必须有博士学位,不少科系规定必须是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博士,必须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陈世清先生认为北大清华上述规定既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科学根据,同时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学历、学位不是获得学识的必要环节,不是学术的必要前提,不是学术评价的必要参照;“世界顶级名校”、“国际顶级刊物”都是内涵模糊的概念,“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不是学术水平最高标准,也不是学术评价的终极标准,北大清华上述规定有内部人以高校自主办学为名,通过用学历评价代替学术评价用自身标准制造门槛垄断学术评价话语权与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不当竞争、不当得利的嫌疑,不但违背宪法而且违背科学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的发展与北大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所以陈世清先生于2014年5月11日分别发函北大、清华,要求对上述规定的合法性依据予以公开,但一直未收到北大、清华的正式答复。
    由于学位授予与大学教师聘任是国家授权行政行为与公共服务行为,北大、清华作为被申请人,对于申请人的上述信息公开要求不予置理,系行政不作为,并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侵犯了公众对国家学术教育公共品资源的配置使用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的知情权。北大清华的上级行政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36、37条及其他相关条款,陈世清先生于2014年7月20日发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要求对北大清华的行政不作为作出行政复议。教育部于2014年7月22日复函称陈世清要求北大清华公开的信息不属于高等学校信息的范畴,在形式上不符合《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北大清华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方式方法渠道,未对陈世清先生的行政复议申请做出实质性的行政复议决定。陈世清先生认为,要求北大清华公开的信息均属于高校信息公开的范畴,陈世清先生作为申请人无论是要求北大清华公开高校信息还是要求教育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在内容和形式上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教育部所谓的北大清华在信息公开的方式渠道方面的特殊要求不能抗拒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以教育部必须对陈世清的行政复议申请作出实质性的行政复议决定。在万般无奈之下,陈世清先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起诉到法院,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责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依法公开相关规定的法律依据。
    申诉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后辩解说高校颁发学位与招聘教师属于高校自主办学权限,无义务公开相关信息,教育部也无权利要求高校公开相关信息。陈世清认为,北大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教师聘任条件与学术评价标准对全国其他高校有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北大清华聘任教师属于公共服务范围,其运作模式、招聘教师条件依据等相关信息必须公开;国家对北大清华实行巨大的资源倾斜,北大清华是否能出真正的成果,出了什么样的成果,纳税人有知情权。由于北大清华所制定的莫名其妙的条件,使自己第一流的成果无法在北大清华这个平台得到推广,同时却使大量有“世界顶级名校博士”头衔、能够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学者得以占据,使社会话语权分配“劣币驱逐良币”,使社会处于严重的前沿知识信息不对称状态,从而对社会发展造成误导。这不但对自己不公平,而且对社会不公平。韦强律师则认为,根据有关法规,高校人事聘用条件及其依据也属于法定信息公开的范围。
    本案引发的思考及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远意义
    离开了学历学位参照是否就无法评价一个人的真实学术水平?衡量一个人真实学术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所毕业院校的排名?发表论文刊物的“级别”?论文引用率?还是——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据了解,由于和就业、职称、调动、户口等巨大利益挂钩,我国硕士、博士授予中的潜规则,已经逐步在教育产业中形成有巨大寻租空间的“灰色产业”或“第二教育产业”,常艳和她导师的故事只是其中的缩影。国务院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北大清华规定的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的条件实际上阻断了同等学历程序取得博士学位的通道,使国务院学位条例泡沫化。抬高学历贬抑学术,用学历评价代替学术评价,使全社会假学历、假文凭、假学位泛滥,是否是高校中潜规则的显化与强化、延伸与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逐步淡化改革开放以前、刚改革开放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口号和相关政策,在人才体制、学术评价、干部人事制度中唯学历是问,是改革的成果还是社会的退步?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标准合拍,还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突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异化?在党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创新创业机会的时代,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案例分析作者                       北京市嘉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韦  强 
                                               北京市海铭律师事务所律师 邬宏威
                                               北京市大瀚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  健
                                               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银生
 


   新闻评论:
                              选贤莫唯学历论

   又到一年高考时。当莘莘学子厉兵秣马、全心备战之际,近期一则有关“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的新闻,成为广大考生及家长茶余饭后的热议。
   据人民网5月23日报道,“近日,有网站发布‘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消息即出,痛斥虚假大学的声音不绝于耳,讨伐“野鸡大学”的檄文也占据头条。热议之下,冷静思考,这种非典型现象的发轫与肆虐,表面上看,是一些非法机构与群体唯利是图之举,但深入分析,却是当下“唯学历论”大行其道的变种。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亘古不变的道理,哪怕是不择手段,铤而走险。而正是当今社会“唯学历论”的生态土壤下,最终孕育出虚假大学、野鸡大学的种种恶果。 
   古往今来,虽然人们都在倡导选贤与能,唯才是举,德才兼备,但是,或许是品德与能力的衡量缺乏具体标准,抑或是考核机关缺乏足够的耐心,抑或是社会整体浮躁之风所致,“有文凭好就业”、“高学历高薪资”等思想已经在众多学生和家长脑海中浸润已久,刻骨铭心。正是这种思想的作祟,让人们对文凭孜孜追求,对学历趋之若鹜,从而给虚假大学、野鸡大学的疯长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和源源不断的养料。 归根结底,这种畸形就业观的形成,我们的主管部门和考核机关责无旁贷,甚至有始作俑者之嫌,而作为学生和家长,只是削尖脑袋,被动地去适应,其背后,更多的是无奈。虽然英雄不问出身,但在考核招聘之时,“名校”、“学历”作为最直观的硬件,无可非议地成为最重要的砝码,“能力”作为看不到摸不着的软件,很多时候却遭到漠视。有的单位,甚至对“985工程”、“211工程”、“普通院校”等选择上分门别类,薪资上明码标价。长此以往,唯学历论的选贤观就水到渠成。 
   不仅如此,同是学历证书,国民教育与非国民教育在很多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所谓国民教育系列,是指国家承认学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非国民教育系列,是指民办高等院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向学员颁发的证书。以国家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为例,非国民教育的学生便被无情地挡在了门槛之外,是否能一视同仁可见一斑。 
   针对这种怪现状,早在2013年4月,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但实际上,院校歧视、就业歧视的潜规则,不但没有销声匿迹,相反还愈演愈烈。近期,我国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一纸诉状,将教育部告到公堂之上的案件备受社会关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对此开庭审理。案情的起源在于,陈世清先生在拟申请博士学位与应聘北大清华教授时,原有学历证书被视为非国民教育,不予认可等等,但对于为何不予认可,为何被拒之门外的法律依据,他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给予自己一个充分的、科学的、公开的解释。 
   说到院校歧视,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长期以来国内职业教育“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遇。对此,河南一高级工程师孔某的离奇遭遇,与知名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如出一辙。虽然孔某现在的职称是高级工程师,却在临近本科毕业时,被省教育厅学历认证中心认定孔某的专科毕业证为非国民教育,不予认可,致使孔某本科毕业后,无法拿到国民教育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孔某无奈,2012年回头报了成人高考专科和一年制中专(中专毕业证已发),孔某在今年即将获国民教育专科毕业证前,要专升本学校补发2012年孔某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学校却告知超过两年不能补办。致使孔某教育数年来付出的时光与汗水毁于一旦。此情此景,不仅是非国民教育的悲哀,更是国内唯学历论教育大环境的悲哀,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在倒退的典型示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享誉世界。统计显示,只有约40%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德国中学生进入大学,而60%选择参加职业教育,且丝毫没有低人一等的观念,甚至毕业后待遇还好过大学生。即便不用照搬照抄,但对比国内职业教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现状,或许我们应该有所启发。    
   可喜的是,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努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尽快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此举向社会发出了提振职业教育的强烈信号,或许能从根本上纠正“唯学历轻能力”的社会风气。如此看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 历数早年高等教育,不唯学历论英雄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国内大学的翘楚北京大学而言,早在蔡元培掌舵时,就聘请24岁中学毕业的梁漱溟,教授印度哲学;同时还将26岁中学肄业的刘半农聘为北大教授。虽然时移世易,今非昔比,但“不唯学历论”的光荣传统和用人标准,是否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呢?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要想做到选贤与能,唯才是举,当树立“英雄不问出身,人才不唯学历”的用人观念,如此,方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孔自林) 来源中国贸易报,于2015年5月26日

 上一篇:选贤莫唯学历论
 下一篇:营口:楼市苦候春天 等待马云来搭救
 最新评论:
选贤莫唯学历论
 新闻评论:又到一年高考时。当莘莘学子厉兵秣马、全心备战之际,近期一则有关“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的新闻,成为广大考生及家长茶余饭后的热议。据人民网5月23日报道,“近日,有网站发布‘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消息即出,痛斥虚假大学的声音不绝于耳,讨伐“野鸡大学”的檄文也占据头条。...
新闻评论 发表于2015-5-31 11:05:28 IP: 111.192.*.*
动漫培训水分多
 在汇众被坑了,我在汇众学习交了几万块钱的学费,报的是半年特效班,上课老师也是混混日子,每天打打酱油,讲个十几分钟就走了,其余时间自己练习。说是半年班其实没到3个月汇众就着急把学生往一些工作室推,大一些的公司都不要汇众的学员,学的东西都是些过时的东西。说什么提前就业可以结业,结果都一年快要过去了。连个证书都没有,还找一大堆理由。骗子汇众。学校当时跟我们讲只要提前就业,就不用做毕业总项目,就可以完成学...
现在还有包青天吗 发表于2016-3-3 21:12:14 IP: 122.243.*.*
 我来评两句 查看评论请点击 -->共2条评论
您的ip地址: 18.219.*.*
姓名: * 电话:
EMail: QQ:
标题: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1×5=? 输入运算结果  所有项目为必填项,请务必填写!
  点击排行 更多
 中企动力,骗子公司把戏全
 苹果格子留学为赚佣金不择
 双虎家俬质量差 消费者购
 196位消费者诉惠普公司
 长虹手机隐形杀手 消费者
 投诉完美(中国)日用品有
 美心门不美 色差变成恼心
 苍山县政府下文一张废纸
 河北省晋州发生特大交通事
 双星轮胎再获中国名牌
 作者致301医院宣传处投
 质疑金锣火腿肠质量 网络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
请发E-mail:mlp66666@163.com 投诉热线:010-87731048
北京京辩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 电话(兼传真):010-87731048 手机:1391021218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1号楼26G号
北京京辩律师事务所 邮箱xiaofeizhe2003@163.com
Copyright 2012 www.315tsz.com315投诉中心 www.315ts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备06062583号-2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